汽车变革期新故事:他人“临渴掘井”长城“化木为林”,
东营市氢能汽车,氢能轨道列车,氢能车结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给行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空间,催生了越来越多新品牌诞生,但最近两年,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汽车产业链持续承压,面临原材料价格暴涨,物流成本高企运力紧张、芯片供应短缺等多个难题。
面对严峻挑战,越来越多车企开始费尽心思绕开残酷的市场正面竞争,有的车企靠低价带节奏抢市场,有的车企选择在营销、服务等其他领域“搞花样”、“博出位”,还有的车企努力挤进一些规模极为有限的小众冷门市场。
企业避“风”求生,追求耗时少、见效快的各种短期效应,本无可厚非。但“临渴掘井”是人人都会的技能,这只能减少企业在“正面战场”上承受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失,难以支撑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变革期继续向前,并真正占据优势生态位。
因此,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今年都是颇为难熬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3706.8亿元,同比下降1.9%。
而长城汽车是一个逆风生长的例外。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94.80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64.8%。
同时,在海外高歌猛进也让长城汽车备受关注。今年,长城汽车为自身海外发展贴上了“全面开花”的新标签——登陆巴黎车展,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第1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辆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起航交付欧洲用户,哈弗H6 PHEV四驱车型巴西海外首发,欧拉好猫马来西亚上市。
销量端的表现也可以侧面佐证这一点:长城汽车1-9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4.09%,截至目前海外累销破100万辆。
长城汽车没有将这个逆风生长的故事解释为某个单一因素导致,也没有强调某个品牌的特殊贡献,而是将之归功于内在体系的支撑——一个开放全面、共生共享、高效协同、进化成长的森林生态。
从森林生态的内在逻辑,可以看到长城汽车“化木为林”的战略思维:走“正道”植树,在低碳化、智能化的主流赛道上全面深耕,不动歪脑筋,研发上前瞻布局,技术上自主可控;以“阳谋”育林,不回避问题与挑战,通过底层技术、平台架构、品类品牌三大维度的融合协作,使内部一个个单一板块聚合形成体系化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进而让企业获得极强抗风险能力。
长城汽车在业绩上的逆势发展,依靠的是新产品、新技术的持续输出,2021年一年时间,长城汽车就推出30款新车,旗下第三代哈弗H6、哈弗JOLION、长城炮等全球化产品在多个海外市场实现上市。
实现这样的发展节奏相当难得。在产业链整体承压的近两年,车企在生产方面的困难更甚于销售方面。因为供应端承压,不少车企新车项目被迫延后、整车工厂减产乃至停工,进而导致业绩也出现下滑。
长城汽车的从容,背后是其森林生态的完善布局。借助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电器、精工汽车等生态链中公司,长城汽车拥有对底盘、车身、动力、传动、热管理、电气等所有汽车制造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最大限度降低了产业链压力。
另外,汽车产业价值链在变革期被重塑,正在向低碳化、智能化等新技术领域流动。森林生态在低碳技术上,覆盖纯电、混动、氢燃料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在智能技术上,拥有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自主研发能力。
实际上,技术和业务“盘子”摊得很大的车企并不少见,这样的布局更加考验企业的能力,如果各个板块各自为战,反倒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损耗和负担。
森林生态的高明之处,体现在各个板块的关系上。在森林生态中,包括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炮、沙龙等品类品牌构成了应用层,咖啡智能、柠檬平台、坦克平台构成的工具层,以及智能化、新能源及动力和整车制造三个方面的创新组织构成的资源层。
而森林生态三个层面之间是高效协同的关系,包括底层资源到工具平台再到品牌品类的纵向技术赋能与数据反哺,低碳化与智能化两大维度的横向交融、创新激发,以及不同品牌品类之间在市场终端的整体战略协同能力更高效,彻底打破组织壁垒,从而形成强大而稳定的内部协同机制,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从逻辑上讲并不复杂,但并非一个能够被简单复刻的路径,相当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和实力。
从时间上看,技术从研发到应用首先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提前洞悉行业趋势提前布局。从森林生态的结构不难看出,长城汽车对各个新技术方向的布局极具前瞻性,足以最大限度地顺应行业变革潮流,提前化解风险。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两年的井喷发展,使得动力电池供需持续失衡,导致动力电池价格高企。在此背景下,电池企业话语权空前提升,而越来越多车企被电池供应问题极大困扰,个别车企甚至开始尝试自产电池。
而在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中,动力电池正是成熟且关键的一个板块。作为长城汽车生态链兄弟公司,蜂巢能源具备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研发和制造全套能力。
从成立到如今短短4年,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蜂巢能源,一路高歌猛进,不仅营收几何级增长,还成长为装机量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厂商。目前,蜂巢能源正式IPO,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实力锋芒尽显。
不仅是动力电池,氢能板块同样是森林生态中极具前瞻性的一个。2021年3月,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宣布“商乘并举”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布局。长城汽车生态链另一兄弟公司未势能源主要产品已覆盖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35MPa/70MPa车载氢系统、瓶阀及减压阀等。
这一氢能布局节奏同样具备前瞻性。今年被视为中国氢能全面发展的元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对中国氢能发展具有转折性意义。
目前,继蜂巢能源正式开启IPO进程,未势能源在11月30日正式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IPO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长城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有望持续孵化上市公司。
除了对新技术方向的前瞻布局,森林生态的形成也离不开长城汽车的殷实“家底”。技术研发不是闭门造车的空想,需要海量数据的反哺、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及足够销量的刺激。
汽车市场近几年一直在变,从实打实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城汽车似乎总可以踩准方向,打造出多个爆款现象,各个品牌在每个细分市场都能收获充足销量来支撑底层技术的迭代升级。
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SUV品牌,哈弗在中国SUV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全球累计销量超750万辆。专注皮卡车型的长城皮卡,已连续24年在国内和出口销量竞赛中夺得头筹,全球累计销售破200万辆。欧拉则是女性汽车新赛道上最热销的品牌之一。
作为长城汽车在越野SUV市场的新品,坦克品牌自上市后其产品一车难求,虽然受制于芯片等大环境影响,但交付量依然持续走高,首款车型坦克300在2021年交付超8万辆。此外,魏牌和沙龙两大品牌也均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
对于车企而言,找准技术布局方向只是第一个层次的考验,更难的考验还在于如何保证自身内部体系一直保持竞争力,而非落后于时代。
对于这个问题,森林生态的名字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有封闭的体系才会随着时间推移走向落后,长城汽车的内部体系之所以称为“森林生态”,是因为这是一个全面开放、具备生命力以及自我进化力的体系,就像自然界的森林。
开放是行业大势所趋,在汽车行业变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车企关联公司被分拆,进而独立运营乃至独立上市,以谋求更多资本、更多合作和更大销售市场,并促使自身在竞争压力下提升自身实力。
在关联公司外供的道路上,长城汽车是一个样本式的存在,旗下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动力、传动、智能转向系统制造企业蜂巢易创、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毫末智行等均实现了外供。
一个可以量化的案例是蜂巢能源,它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独立后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行榜中,蜂巢能源已位列第七。
寻找外部合作伙伴,也被视为长城汽车开放的关键一环。近几年来,长城汽车陆续与地平线、同光股份等芯片半导体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并实现入股,通过汲取外部先进技术资源加快了自身发展,并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贯通。
值得注意的是,开放不是万能的“良药”,如果车企自身没有核心技术,对外合作更可能是给他人做嫁衣,虽然产品上或许暂时能够呈现出行业领先水平,但始终面临被卡脖子的隐患。
长城汽车则没有为他人做嫁衣的顾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森林生态本身是一个具备强大自主研发能力的体系,在动力系统、底盘、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软硬件上均掌握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具体而言,森林生态中的毫末智行作为唯一供应商承接长城汽车智能化发展战略,自主研发为长城汽车提供完整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蜂巢易创则是国内少数完全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
顺势难辨优劣,逆势方显真伪。伴随汽车低碳化、智能化的潮流,踩中风口飞升而上的企业数不胜数,但当风向倾斜,被连根拔起跌落谷底的案例同样不胜枚举。在残酷的行业变革期,一夜暴富与一夜没落的距离并不远,只有能真正掌控自我命运的企业,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者。
从伴随“生死之问”而激荡的内部革命,到逆势之下新成果全面开花以及营收、利润全面增长,长城汽车用两年多的时间,让业界看清楚了一个“化木为林”的故事,这家中国汽车巨头拥有了穿越周期屹立不倒的体系实力,而这足以支撑它挺立在行业变革期的全球食物链最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