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网

西安:加速崛起的科创新城

编辑:中国氢能网

西安:加速崛起的科创新城,

氢能制造与应用,东莞氢能大会,磁温氢能炉  高校院所、专业人才等资源禀赋加持,资本金融、平台及服务等布局及推进,尤其是秦创原这个省级最大的科创平台所释放巨大红利,科创要素争相汇集,西安科创新城的城市特质愈发凸显,“硬实力”也屡次出圈。

  拥抱科创者有未来,城市尤其如此。西安既深谙此道理,也有明确的规划,短期着力释放秦创原平台效应,推动创新发展见效成势,中长期则瞄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想法,既源于科创底气,亦是对打造科创新城的自信。

  众所周知,高校院所、专业人才、资本金融、平台及服务是几大核心科创资源,而西安在核心科创资源上或已有诸多布局,且有资源沉淀,或者本身就具备优秀的资源禀赋。

  科教资源的丰富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创新活力。于西安而言,诸如西安交大、西工大为代表的顶级高校院所聚集,一方面为西安提供诸多科创种子项目,是孵化科技成果转换的制造机,一方面亦可提供充足的人才技术储备,成为西安科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根据2021年西安国民经济公报,西安普通高等学校63所,在校学生81.44万人,毕业生18.89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43所,在校学生16.44万人,毕业生3.61万人。普通中学501所,在校学生48.21万人,毕业生14.00万人。小学1170所,在校学生89.09万人,毕业生10.96万人。

  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最终落地实现产业化,需要众多科创平台进行承载转化,这一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深度参与肩负陕西科创突围、破题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使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给西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记者了解到,仅在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就有众多优质的科创孵化平台,如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沣东新城科技统筹示范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泾河新城院士谷等,政策红利多,平台功能支撑完善且多元。

  资本金融对于科技创新同样弥足重要,像天使投资之于硅谷,西安亦拥有孵化和投资产业链和项目的多支基金,比如秦创原春种基金,定向引导并扶持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种子项目落地,目前春种基金出资承诺达2.27亿元。另有联合陕投设立2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与陕国投等正在合作设立30亿元的“秦创投”信托基金,西投控股加速基金、清源基金等正在持续跟进,形成涵盖种子期到成长期的企业全链条全周期投资体系。据悉,不久前,西安还设立科创天使、龙门成长两支直投基金,首期规模分别为5亿元和10亿元,投向西安市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

  最后,秦创原这个省级最大的科创平台所释放巨大红利,充分显示出科创新城的“磁极效应”,科创要素争相汇集。对科创项目和企业的强吸引力,使得如中国电子等10多家央企和创维、瀚海氢能、顶象科技等20多家知名民企相继在秦创原总窗口落地,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等诸多创新基地型项目正在秦创原平台上加速运行。与此同时,基金、投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陆续进场。

  曾经很长时间,西安的科研和产业没有很好的结合,西工大等高校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者他乡落地,较少在西安本地转化。不过,如今形势已有所不同。

  从衡量城市科研产出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来看,2021年,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900余家、增长25%,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8500家、增长30%,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00亿元、增长34%。将时间线这五年,能看出西安科创实力实现了明显跨越,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6700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0家,是2016年的4.6倍。

  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西安一向也是大手笔。记者注意到,西安的研发经费投入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更是一度胜过科创名城深圳,仅次于北京。2021年西安研发投入强度5.05%,稳居第一方阵。

  科创板、北交所的到来,则为西安本地科创企业冲刺资本市场提供诸多机遇。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西部超导、铂力特首发登陆,西安成为中西部城市中唯一夺得两席的城市。2021年,西安新增上市企业9家,且大部分企业带有科创气质,而今年以来,西安上市的3家企业均为科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同力重工作为首批企业登陆北交所,背后很重要的推手,正是陕西最大科创平台——秦创原的创新生态对科创企业的支撑。

  不足也是有的,比如,西安科创企业创新不足,导致科研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仍有错位。再比如,VC募资/PE融资支撑的金融活动方面,西安科创企业活跃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内部孵化成效明显,在硬件与软件环境均提升改善的基础上,西安亦吸引着诸多外埠企业来投资创业。今年2月,一家从厦门远道而来的民营企业,赛尔特安的研发生产地选择在陕西创新驱动总平台秦创原落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很重要的原因是秦创原全力支持科创企业落地发展,有各种政策福利、场地优惠等配套,“如今的秦创原,已经到了‘1’的阶段,参考浦东的发展速度,其未来前景可期。”

  2021年全国两会,科技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政策东风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创赛道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而如何脱颖而出,西安亦有自己的谋篇布局。西安“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将抢抓机遇,发挥科教优势,把聚焦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西安对于科创的规划,秦创原再度被放在重要位置——着力释放秦创原平台效应,推动创新发展见效成势。具体来看,主要是在创新平台、科创主体、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发力,并有非常细化的目标。

  如培育科创主体,按照“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梯度路径,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推广“一院一所”模式,支持引导科研人员、团队领办创办企业。目标是,年内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0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0家,培育瞪羚企业100家,秦创原总窗口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并注册公司超过200个。

  在创新平台、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前者围绕秦创原,抓试点示范,建平台园区,“三器”加速,破题“卡脖子”困局等;后者则聚焦资金、人才、技术等科创核心资源,着力打造企业所需、科创所需的一流服务与生态环境。

  西安的“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则将科创目标更为明确,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并给出创新策源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群体倍增等“八大计划”进行具体推进。

  可以看到,西安在科创赛道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上,有着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想法,这既源于西安的科创底气,亦是对逐渐醒目的“科创新城”名片颇为自信。据悉,目前西安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网络投票启动!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火热来袭

  GaWC发布《世界城市青年发展潜力的分析报告与排名》,成都“青年依赖度”位列全球第25位

  球王贝利留下1亿美元净资产!去世前仍领着养老金,曾和彪马合作出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作

  570万不良债权转让陷罗生门:借款方自曝贷款时被“捆绑”不良资产,银行方却称“自愿转让,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