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正在成为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氢能好公司,氢能储氢瓶阀门,氢能pche 康熙时人吴震方的《岭南杂记》记载:“佛山镇,离广州四十里,天下商贾皆家焉。烟火万家,百货骈集,会城百不及一也。”这里的会城,指的是广州。意思是,天下商家齐聚佛山,万家灯火齐亮,连广州都比不上。
晚清时的佛山还不是城市,甚至不是县城,没有城墙没有边界。这是个“意外”的“自然城市”,由城镇化而来,全国各地的来人共建。
换句话说,“佛漂们”到佛山来,并不图虚名上的说法,只是因为机会多、发展得好。来自民间的繁华与生命力,能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韧性。
1994年出生的小雯,来佛山第8年了。作为一个在广州出生长大的人而言,这样的选择十分意外。小雯自己并不这么觉得,她眼里的佛山“精致又松弛”,奋斗生活两不误。
毕业后的小雯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佛山的银行,工作之余她逛遍了佛山大大小小的街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见闻。未来,她也打算买房安家,成为一名真正的佛山人。
像小雯一样的“佛漂”也很多,但就像佛山是一个从民间“长”出来的城市一样。“佛漂们”也没有浩大的声势,他们就与佛山相似,安静低调却充满韧性。
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芒福德写道,城市使人远离自然界和人性需求。过于密集、人工化的环境让人感受不到与自然界的连接,忽视人类自发性和自我管理等需求,城市缺乏精神能量。
从芒福德的观点来看,城市有一种可称之为“精神能量”的东西,来源于与自然的连接。与佛山的整体气质相似,佛山人与自然的链接也呈现一种自发生长的观感。
古人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时指的是在工业还不发达的时期,在山中取材,于河中取水,以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是于自然最质朴的链接——建立在生存之上。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自然又称为了人们精神需求的供给土壤。旅游赏景、露营郊游、徒步探索等活动,借助着基因中留存下来的与自然亲近的本能,促使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借助于大自然的亲近,抵抗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与无措。
这一点在禅城区的亚艺公园提现特别明显。亚艺公园的主体是面积为15.6万平方米的亚艺湖。亚艺湖在民间的标签是“经济适用”,因为该湖的整体“全是湖面”。人们对亚艺湖的利用也仅限自发生长的特点。
亚洲艺术公园这个名字,若是放在上海、深圳,大概会让人联想到精致的白色建筑、落地玻璃为主的咖啡厅、或者是形态各异的后现代建筑。而在佛山,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自然这一点清晰可见。
围绕着亚艺湖的是一条“荷花走廊”,花开时,接天莲叶无穷碧吸引了大批来此打卡的游客,旅游照、婚纱照、社交平台的展示源源不断的在这里生产。
而在荷花凋谢时,湖中的阿姨带着斗笠撑着浆,在湖中打捞着来自大自然的另外一项馈赠——莲藕。偶有没有掌握好花期的游人路过,与湖中采摘莲藕的阿姨互不打扰,你赏景,我收集。在对人类馈赠这方面,大自然向来平等又宽容。
前来露营或踏秋的游客,也争相将采摘阿姨收进自己的数码设备中,在滤镜的加持下,生成仿似前现代的美景。
此时,芒福德想要的城市“精神能量”,既来自于人们与自然景物的互动,又来自于人们彼此。
“每个时间都有自己的景色”,小雯说,如果周末能够双休,她会选择一天早起“早上的光不晒而且很漂亮”,如果只能单休,那她会选择看看夕阳。
亚艺公园在市区里,平时下班早时,哪怕不顺路,小雯也会顺路过去转一圈。“上班是生存,下班后我就要开始生活啦!”小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从千灯湖的写字楼里下班,往外走点就能在湖边坐坐,安放一天的压力;周末呼朋唤友,前往西樵山来一场露营;又或者在禅城区中心走走逛逛,偶遇一下清末的繁荣。
顺德区的美食名声在外,禅城区的美食则以地道小店的形式藏在街头巷尾,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光历练,自带一份气定神闲。许多地道小店只制作1-2种菜,有的甚至只做早午晚三餐中的一餐;店面貌不惊人,甚至没有招牌,名声全靠口口相传。
从祖庙出发的路线,以黄鳝饭开始,到毋米粥结束。中间穿插着双皮奶站、白切鸡站、沙姜猪手站、牛肉火锅站。
在吃这一点上,佛山人充分体现了与自然的链接,甚至可以称得上“顺其自然”。若你问一个老佛山人选择美食的标准,他大概会告诉你,鱼有鱼味,鸡有鸡味,牛有牛味,再往深了问,大概就是甜品有奶香,但是不甜……当年轻人们顺着祖庙的老城老路,带着传统的潺潺教诲寻宝时,在结尾大多不忘感叹一句,“老话说的真对”。
据《2020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在城区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这一项中,佛山以89.9%位于第4位,即佛山市区人口密度极高。
比起名声响贯的旅游景点、打卡圣地。能够触手可得的双皮奶、随时抚平烦躁的平静湖面更能成为年轻人下班采风的好选择。
佛山市区既有“自然生长”的美景,也有保存良好的美食文化,让年轻人既来之,即安之。
据佛山统计局,2021年末佛山常住人口961.26万人 10年增加近200万人。据智联招聘数据,“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中,佛山排名第 10,相较去年佛山上升了5名,取代郑州跻身前十,也是前十唯二的地级市。
2021年起,佛山市接连出台《佛山市柔性引才暂行办法》、《佛山市人才引育扶持工作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人才补贴与奖励标准,吸引人才前往佛山就业。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增速仅为0.6%,上半年回升至2.8%后,前三季度增速再次下跌。但前三季度,佛山外贸增速高达6.5%,成为广东外贸增长的支撑力量。
据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与东莞、深圳等城市两头在外的加工外贸不同,佛山外贸源自其内源性产业结构。在国际供应链受阻时,只要有相关产品出现需求缺口,佛山就能相对较快地实现生产和供给。
上游,佛山已聚集了100多家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占广东省总数约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国鸿氢能投前估值已达到70亿,独角兽巨头正冉冉升起。
中游,佛山提出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更别提以“佛山大道从北向南,都是卖家具的”为首的,包括家电、家具、饮料等在内的传统优势产业。
下游,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强榜单中,佛山的狮山镇、西樵镇、北滘镇、乐从镇和九江镇纷纷上榜。每个镇占据自己的优势行业,精确捕捉 C 端消费需求,及时调整,随时定制。
产业链长,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更大,每个环节都可能涌现独角兽、“隐形冠军”;也意味着不必朝同一个方向竞争,赛道的广度被拓宽,机会在各个方面涌现。
比起单一维度、单一方向的“内卷”,年轻人更需要“行行出状元”、“处处是机会”的创业与就业环境。从这一点上看,佛山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就不“出奇”了。
反过来说,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根据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的报告,向往佛山的人才中,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占大部分,其他不乏国家认定的各类产业型和技术型人才。
佛山早在2019年就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大规模制造业下,任何一点微创新对整体效率的提升都十分巨大。而人才的聚集,恰恰是创新出现的最核心的因素。
当一个年轻人在产线上突发灵感,如果能及时找到与他共同讨论、研究、制定方案并尝试的人,这样的创新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