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文看懂氢能设备有哪些?—制氢、储运氢篇,
氢能业务英文,氢能重卡企业,氢能业绩翻倍 氢能产业涉及制取、储运、加注等多个环节,产业链庞大,经过多年发展,部分核心设备国产化成果初显。
制氢:化石能源制氢仍是我国当前主流技术路线,长期来看,持续降本的电解水制氢为行业大趋势,碱性电解槽作为电解水制氢核心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储(运)氢:目前我国仍以高压气氢运输为主,其中长管拖车运氢应用广泛,管道输氢受制于高昂成本,短期难以规模化;车载储氢是储氢最大细分市场,2020年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仅为2.1亿元,2025年将达到32亿元,我国车载储氢现仍以35MPaIII型瓶为主,70MpaIII以及IV型储氢瓶技术难度较大,仍由海外企业主导;
加氢:政策加码下我国加氢站扩建力度加大,受制高昂投资成本,我国加氢站尚未实现商业化运营,在加氢站成本构成中,设备投资额占比高达45%,核心设备氢气压缩机、加氢机等仍高度依赖进口,设备国产化是最重要的降本手段。
燃料电池市场正在快速打开,本土设备公司加速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正处在快速导入期,GGII预测2023年市场燃料电池行业规模将达230亿元,2025年达700亿元。
燃料电池系统为FECV最核心功能部件,在整车价值量占比超过60%,已基本实现国产供应;
电堆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价值量占比60%+,我国在70kW以下电堆已可以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关键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电堆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基于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生产工艺的协同性,我们看好锂电设备企业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
空压机为燃料电池系统最核心系统配件,我们预计2020-2050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1581亿元,2020年空压机国产化率90%+,但由于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头部洗牌现象频发,随着技术路线确定&市场需求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我们看好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突出重围。
此外氢循环系统、增湿器等核心部件,国产企业正在加速布局,开启国产化进程。
长期来看,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灰氢不可取、蓝氢可利用、绿氢是主力”为氢气制取发展的大方向。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预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将分别达到15%、45%和70%。
虽然电解水制氢过程可实现零排放,但却是当下成本最高的制氢方式,电力成本为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壁垒。电解水制氢耗电量大,目前电力来源仍以商业用电为主,2020年电力在电解水制氢中的成本占比高达85.3%。
在“绿氢”模式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用于电解水制氢,可以实现全程闭环零碳排放。
我们认为,我国光伏、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望加速推进电解水制氢的产业化进程:
电解系统与光伏、风能联合使用,易于实现分布式制氢,通过合理利用弃风&弃光等可再生能源弃电,不仅可降低电力成本,还将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达到储能效果。
电解水制氢系统由电解槽及辅助系统(包含电力转换、水循环、气体分离&提纯等模块)组成,其中电解槽为电解水制氢核心单元,是电解水制氢系统价值量中心。
2018年以来全球制氢电解槽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290.68MW,2018-2020为CAGR为22.3%。我国电解水制氢发展更快,2018年电解槽新增装机仅为1.84MW,2020年达到23.47MW,全球占比也由2018年的0.95%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8.07%,已成为全球电解槽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分为碱性(AWE)、质子交换膜(PEM)和固体氧化物(SOEC)三大类,目前全球范围内以碱性&PEM为主,2020年新增装机量合计全球占比高达92%。
碱性水电解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技术成熟,商业化程度高,但是存在一定能耗较高、电解效率偏低等弊端,本土关键设备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PEM电解,国外已实现百兆瓦级别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应用,国内技术仍与海外存在较大差距,设备投资成本较高,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SOEC电解技术效率较高,而且热能可替代部分电能,能耗明显下降,但仍处于实验室级别,并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我国碱性电解槽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产业基础。国内碱性电解槽领先企业包括中船718所、考克利尔竞立、大陆制氢、苏州竞力、中国华能等,整体技术已接近国际顶尖水平。在PEM制氢领域,中船718所、高成绿能、淳华氢能、阳光电源等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为领先。
2021年隆基股份在西安成立隆基氢能作为电解水制氢设备项目总部,拟在5-10年内将产能扩大至1万台,并在无锡建设电解水制氢设备基地,公司预计到2022年氢能设备产能将达1.5GW。
阳光电源2019年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制氢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并于2021M3推出全国最大功率PEM电解槽。
储氢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两大类,根据存储状态可细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物理吸附和化学氢化物)和有机液态储氢,其中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度高、成本较低,是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储氢方式。
技术特点:利用固体对氢气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将氢储存于固体材料中;
技术特点:基于不饱和液体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需要氢气时进行脱氢反应;
高压气氢为我国氢气主要运输途径,20MPa长管拖车应用广泛,暂无法满足大规模氢气使用。商用氢气运输主要包括高压气氢、低温液氢和管道输氢三种方式,具体来看:
高压气氢运输:将高压氢气(通常20MPa)存储在压力容器中,灵活性高但载氢量小,适用于短距离&小体量输氢。
液氢槽车:运输效率高,约为气氢拖车运量的10倍,适合远距离&大批量运输,但氢气液化功耗与运输损耗较大,而且液化关键设备高度依赖进口,成本较高。
长期来看,管道运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运输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常规管道存在“氢脆”反应,需对管道材料进行特殊处理,导致输氢管道造价成本高,是主要制约因素。天然气管网混氢运输为当下研究热点,但仍停留在试验阶段,气体分离等技术难题有待攻克。
II型瓶采用钢质内胆碳纤维环绕,相较I型重量有所下降,但储氢密度依旧较低,难以满足车载储氢要求;
其中IV型瓶的塑料内胆颠覆原有气瓶技术,具备优异的抗氢脆腐蚀、高储氢密度、质量轻等优势。
短期来看,政策驱动下氢燃料汽车进入导入期,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仅为2.1亿元,2025年将达到32亿元,期间CAGR高达72%;
长期来看,若以中国氢能联盟预测的2026-2035年和2036-205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产量为基准,若暂不考虑存量换新需求,假设单车载有4个储氢瓶,则我们保守预计2026-2035年和2036-2050年我国车载储氢瓶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20万个和2000万个,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520亿元和1600亿元。
IV型瓶已经广泛应用于海外车载领域,国内仍以35MPa的III型瓶为主,储氢效率较低,70MPa-III型瓶尚处于装车实验阶段。除了核心技术落后等因素外,还主要系:
我国原有车载储氢系统国标最大工作压力仅为35Mpa,2020M7修改至70Mpa,政策限制刚刚解除;
我国氢燃料汽车仍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相较乘用车,商用车对储氢瓶的重量及储氢效率敏感度相对较低。
我国车载储氢瓶仍以35MpaIII型瓶为主,而海外以70MpaIV型瓶为主:
此外,碳纤维材料&设备高度依赖进口,也是阻碍我国70MpaIII及IV型储氢瓶发展的核心壁垒:
碳纤维是高压储氢瓶外部缠绕的关键原材料,我国研发起步晚&材料性能不足,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仍被日本&美国垄断,材料成本高居不下;
在我国高压储氢瓶市场,Hexagon、Quantum、Dynetek、日本东丽等位列第一梯队,年产能达百万只级别,2020年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按销售额)合计达到55%,本土领先企业主要包括天海工业、科泰克、斯林达、中科新材等,本土产品在压强、产能等维度较海外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2020年我国高压储氢瓶市场仍主要被Hexagon、Quantum等海外企业主导:
国内车载储氢瓶厂商主要集中在35Mpa的III型瓶,IV型储氢瓶研发&制造技术明显落后海外,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尚需时日。IV型瓶在技术端的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
在车载储氢系统轻量化、低成本化和低重容比的行业趋势下,IV型对III型储氢瓶的替代大势所趋。京城股份、中材科技、亚普股份、斯林达、科泰克等企业正在重点布局IV型车载氢气瓶领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佛吉亚、Hexagon等海外企业也在加快对我国IV型储氢瓶市场的开拓。
上一篇:国内首辆氢能电动汽车在镇江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