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网

大赛回顾 氢能企业的产业实践与价值思考

编辑:中国氢能网

大赛回顾 氢能企业的产业实践与价值思考,

大赛回顾 氢能企业的产业实践与价值思考

氢能分会会长,氢能研究大学,阿尔法s氢能  在“双碳”战略的驱动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去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家氢能企业集结,共同参与国内首个全领域氢能创业大赛,展示创新型成果和突破性进展,经过报名、审核、参赛、评审,政产学形成合力,有这样一批企业脱颖而出。

  随着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的报名截止日渐临近,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产业实践和价值思考,感受氢能创新领域的无限潜力和创新动力,共同期待本届大赛的精彩角逐,探寻氢能产业的未来之路。

  我们整个的发展未来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现在看到的站用氢更多用的是45兆帕的压缩机给30兆帕的商用车来加氢,未来在更高兆帕90兆帕的压缩机给70兆帕的汽车来进行加氢,这是第一个往更高的压力值上做。

  第二个,我们现在膜片使用寿命跟海外的品牌基本上能保持一致,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5000到8000小时的膜片使用寿命。

  第三降本增效,我们现在在材料极这个板块,我们现在用的像我们的阀门还是用的国外品牌,我们在部分管件上,逐步在材料级上提高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然后提高我们在产品端的更多的性价比上的优势。

  英格利将来在电源上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是要以响应客户为中心,第一个就是目前从槽子的量级来讲,各家都是在往大功率或者大量级上做,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方案是1000方,我们是已经做到了4000方的匹配,那么在电源这一块,就目前的技术基础,我们是站在赛道的前面在等着后面的伙伴,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想在更高的效率上去做突破,虽然我们的效率已经能够做到98%,我想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去再挖一挖潜力。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它的关键技术点很多,而且行业壁垒是比较高的,这是我们商业化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在诸多领域都有了非常强的应用。

  从2019年到现在,目前核心的主要收入都是以商用车为主,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也是中国市场的一个好处,一个是市场比较大;第二个 ,其实氢燃料系统是更适合于大功率拉载的应用场景,包括像物流重卡,这是更适合于氢燃料电池的,所以我们率先在商用车领域去做了布局,同时在研发领域这一端,我们也有在商用车的燃电系统,包括储氢系统的开发,预计在明年左右,会有实际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去公布。

  我们从市场前景来看,燃料电池领域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目前全国的一年的销量才几千台,所以说未来几年,在实现年销量10万之前,可能还是一个小规模的市场,从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来看,超过了10万台之后,可能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

  我们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们应该保持在40%以上。有一个第三方官方数据,我们去年DCDC是43%。另外它有一个结论,就是说从2018年,行业内有十几家做DCDC企业,到现在几乎就被两家垄断了,所以说福瑞电气在DCDC领域,我们完成了第一轮洗牌。

  中汽创智面对着行业使命从示范运营走向产业化,我们决定从1+2两条路线去出发。一就是从仿真、数据、实验出发。二是材料端我们联合进行开发,结构端和生产端,利用车端的大规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优势去解决水气电的结构问题,从而在大规模生产上提高节拍和一致性。

  那么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们先聚焦车端的应用,大家都知道车端其实乘用车,因为购买成本加使用成本,目前是很难推行,所以我们先长里程的重卡先行,那么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把核心技术材料端,比如说催化剂膜,还有碳质掌握在我们国产化的手里。

  我们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高压流体装备有近20年的历史。从我们在确定液作为我们公司加氢站的战略那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液驱的压缩机领域的研发一直在进行投入。大概在三年中,我们对于液体压缩机的改进基本上已经改进了差不多四代。已经发展到现在,活塞环基本4000小时以上,气阀已经1万小时以上。所以我相信,随着我们研发中的投入,我们的技术优势一定会一直保持,我们也不怕竞争。特别是这两年,我发现国内做液驱越来越多,这也证明我们当初的赛道,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们希望在这种竞争中,能够更好地去发挥我们的先发优势。

  我们创业的初心,是因为当时市场上产业快速发展,对于电堆有着旺盛的需求,但市场却长期被高价的,供货周期长的进口产品所把持着,所以我们立志于开发一款,好的国产电堆产品,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

  目前我们是立足于燃料电池的核心装备,向下游的整车厂和系统集成商,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上游方面,我们整合了燃料电池金属板产业链,在激光焊接和表面涂层这两个工序方面,我们掌握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以及生产工艺。

  我们所有的客户都是长期使用的海外产品,那么在整个验证周期,从短的可能要一年,长的可能要一年半到两年。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提供每一个产品,可能全年50个批次的验证,还有一些客户会分几个阶段,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去进行品控的测试,甚至到最终还需要我们提供早期的上车电堆实车的测试,从各个环节来保证性能、耐久和一致性能够达到客户的需要,所以可以说我们这三年的产品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迭代和一次次跟下游客户的磨合而来的,最终能够呈现在车上的产品,应该说可以跟进口的产品,至少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阳光电源主张的是绿电制绿氢,离网制氢也是我们的使命。氢的用途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有两点,一个是氢合成氨,因为氨的用途比较广泛,这是我们比较看好的一点。第二,因为我们阳光电源,毕竟是一个电力企业发电企业,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氢发电。

  我们公司在2020年建了一个制氢以及氢储能发电的系统实证平台,打通了从离网制氢到氢储能到发电的能量循环,最终实现了电能的回收,我们认为氢储能将来是一个潜力无限的项目,因为我们现在对于氢将来的潜力,我们也分析了这是非常大的一块市场。

  固态储运氢主要的优势实际上,是在解决储运成本高的问题。我们现在这种固态储运的技术,一辆49吨车的储运量能达到1000公斤,它的运输成本在同等距离下,它的运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而且这种固态储运技术,是常温常压下的运输,安全性大大的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