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网

抢占未来产业|十问“大零号湾”如何发力未来产业

编辑:中国氢能网

抢占未来产业|十问“大零号湾”如何发力未来产业,

雪人股份 氢能,山东氢能,氢能 重要人物  【编者按】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近来,上海、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力图增强发展动能,重塑区域竞争优势。

  关于未来,充满着种种可能,何种产业才能堪称未来产业?如何才能为在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澎湃科技联合上海中创未来产业研究院特推出“抢占未来产业”专题报道,将通过一线调研等方式深度解读关于未来产业的多个关键问题。

  3月25日,上海首批三处未来产业先导区授牌,大零号湾位列其中,正在推进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大零号湾将如何抢占未来产业。日前,澎湃科技走访了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以及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南滨江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提出了有关闵行推进未来产业的10个问题。

  答:未来产业是闵行、上海乃至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储备,如果说当前乃至未来5年内闵行的经济可以依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导产业,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智能、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将成为闵行后续5-10年乃至15年,支撑闵行经济平稳有序增长的主引擎。未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于科技创新策源与市场应用需求的精准对接。科技创新是一切远大愿景的源头,市场应用是一切生存发展的根本。唯有精准对接,才有产业未来。

  2、从科研能力培育-科研成果转化-产业规模化发展这几个阶段中,目前大零号湾在哪个环节较强,哪个环节有待加强?

  答:大零号湾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科研成果转化次之,产业规模化发展有待加强。大零号湾核心区集聚了两所985高校,集聚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但是对照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大目标,对标国际标杆科创区域,本地科研成果转化占比不高,同时受制于周边存量用地转型利用开发,区域产业规模化发展仍有一定差距。

  答:目前我们选择了空天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合成生物三个未来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培育,并储备了一批项目,包括卫星激光通信、高温超导装置、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负碳智造平台。

  总的来说,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将是我们发展未来产业的三大方向,我们希望通过重点发展通用AI、量子科技、新型能源、新型储能以及空天资源利用五个细分领域,树立大零号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品牌。

  答:闵行从去年开始,逐渐探索区经委牵头、属地街镇园区承载、龙头链主企业主导的产业联盟融合发展机制,通过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牵头,汇集区域内行业上下游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发布需求清单,梳理资源清单,对接形成项目清单,助力区内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有机融合发展。

  答: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支撑区域经济的不仅仅是工业或研发,更有商贸、金融和房产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创新理念、正确认识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树立“三看三不看”的理念,不看税收看业态,不看盈利看估值,不看资历看团队。

  虽然我们服务的很多是早期企业,不太关注经济效益,但事实上这些企业有的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还会对周边产生辐射。

  6、南滨江公司成立的背景是怎样的?在推动大零号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南滨江公司成立于2016年,当时闵行区在发展中意识到一些瓶颈,即区级统筹不够,园区大多以乡镇为单位,导致发展能级受限,所以区政府决定成立功能性平台公司进行区级统筹,组织资源推动区域向科创转型是南滨江成立以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如今发展未来产业,对于我们来说是同一件事。

  做科创,大零号湾所在的闵行南部首先具备区位优势,和近郊相比,它有交通优势;其次,闵行南部也有非常好的制造基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这四大金刚对上海重工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科研资源来说,这里不仅有高校,也有很多国家研究院所、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总部,聚集了大批科创人才。

  我们需要补足的是科创的氛围,当时刚刚成立一年多的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名声在外,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放大零号湾的示范效应,为此提出了建设以沧源路和剑川路为轴的T字形开放式街区,希望带领区域转型科创。

  我们首先对区域的环境做了提升,对沿街公园、景观进行整体改造,譬如我们对横泾港水岸进行了改造,闵行科创公园不久前已建成开放,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大正地下车库及地上体育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大零号湾门户的新地标。

  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南滨江公司更重要的任务是扩大科创的公共载体,目前我们在建的项目已经超过70万平方米,按照我们的建设计划,2025年将达到150万平方米。

  答:我们在剑川路940号进行了重建,打造了一站式公共服务,闵行区所有与科创有关的公共服务资源都集中在这栋楼里,闵行区科委也会搬至这里,为企业贴身服务。

  其次,我们对T字形周边的一些物业进行了整体承租,改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包括剑川路930号和950号的两处物业。

  除了T字形开放式街区的打造,我们现在还有更大的目标,即推动沪闵路沿线的转型改造,希望未来可以成为上市公司总部的聚集地;同时还在规划两大片空间的转型,一片是江川滨江的转型,另一片就是新常青片区的转型。江川滨江厂区转型后将会释放出一片沿江的公共空间,成为研发类型的办公空间;在新常青片区,除了在建的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未来形成新能源的产业集聚外,我们也希望打造一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的基地。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接力的梯度空间,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企业的需求,从初创的重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空间,再到产业转化的落地空间。

  具体就整个闵行南部来说,针对从0到1的企业,通过南滨江公司这样的国资国企主导低成本载体,创建“拎包入住”的创新创业环境;

  对于从1到10的企业,通过临近各类主体的资源共建共享,创建未来产业繁育的“热带雨林”生态。

  对于从10到100和1000的企业,通过周边紫竹高新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莘庄工业区和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分类导入、集聚发展,供给广阔发展空间,提供成熟产业配套,形成集群规模发展。

  在大零号湾的科创策源地建设推进过程中,新的投资者也陆续加入,目前该区域已有两个网红园区:一是龙湖淡水河畔科创园,由颛桥镇村工业区的老旧厂房改建而来,入驻的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另一个是华谊万创·新所,2019年,华谊集团、上海万科、闵行弄升三家公司共同出资,利用存量厂房进行装修改造,将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转型发展成为科创产业园区及城市更新型新标杆。

  答:我们说发展未来产业,一方面要强基,加强科技创新策源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加速,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虽然大零号湾科技创新资源都很丰富,但好项目大家都会抢。我们的优势是近年来闵行区不断在推动南部转型,我们和高校院所有了更密切的互动,上海交大在校内专门成立了“大零号湾推进办”。我们也与交大达成了共识,共同成立一个公司,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同样,我们也会和包括华师大在内的其他院校合作,并搭建研究中心等中间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强链补链的作用。

  南滨江公司本质是一个服务机构,我们也在加强自身的服务水平,包括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注册、政策申报、法律咨询、会计事务等服务,以及应用场景需求供需的对接等。

  做科创产业就得做金融配套,目前闵行区政府系的所有引导基金是由南滨江的子公司闵行金融投资公司在管理。我们也计划组建大零号湾的金融联盟,推进大零号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服务机构集中入驻,构建“投、贷、保、扶”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

  答:竞争太激烈了,全中国都在做科创,虽然我们有优势,但仍不能保证我们的显示度和速度,所谓的显示度是指说你所在的区域有没有足够多的顶流企业?科创密度是不是最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是不是发挥到极致?

  好的科技项目都很抢手,招商是很残酷的事,甚至已经到了比拼浪费的程度,企业搬迁、人员安家所造成的摩擦成本是需要有人买单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创造新价值。

  专业的判断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需要有专业的项目判断能力,要有专业服务的能力,还要有让企业持续落地的能力。

  答: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开放型科创街区,有“科创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目前大零号湾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还需要我们去做很多工作。

  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这个区域有一些专属的政策助力,闵行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展支持政策,建立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小试中试、规模化生产、应用场景等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引导财税、投融资、用地、人才等政策资源向未来产业领域倾斜,重点加强对未来产业初创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