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烟台|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双发力,
氢能重卡上路,氢能是环保能源,专家谈氢能 (记者 景立婷) 9月19日上午,中共烟台市委召开“山东这十年·烟台”主题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牟树青出席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娟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烟台市始终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强化招引、高效推进,形成了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省级重点项目数量由2012年的8个增加到2022年的186个,总投资由563.6亿元增长到6485.6亿元;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由2012年的834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8万亿元,一批体量大、层次高、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为烟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重大产业项目支撑方面,烟台市围绕绿色化工、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谋划实施了一批引领性、战略性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绿色石化产业,以万华化学为龙头,培育发展出1家千亿级、2家百亿级、7家十亿级的化工企业集群。目前,正在大力实施万华乙烯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未来5年绿色石化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烟台将打造全球一流的聚氨酯、高端烯烃、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万亿级山东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形成了以上汽通用东岳为龙头、11家整车生产企业带动41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构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擎驱动的发展新格局。清洁能源产业,海阳核电建成投用,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并网,海阳核电供热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海阳成为全国第一个“零碳”供暖城市;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047万千瓦、形成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7%。当前,烟台正在加快布局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建设等项目,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航空航天产业,抢抓海阳首次海上发射成功机遇,打造东方航天港,成为火箭生产制造及发射“双料基地”,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能力和海上发射支持保障能力,未来将培育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和应用3个百亿级航天产业集群,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烟台黄渤海新区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已签约落地总投资50亿元的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航天计量检测基地等8个项目,“十四五”末,航空、航天、航海装备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基础设施支撑方面,蓬栖、龙青、文莱、烟海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68公里,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威海至烟台高速段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四横五纵”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发达。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竣工通车,建成胶东半岛“1小时通勤圈”;潍烟、莱荣高铁全速推进,铁路出行将迈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实现高铁全域覆盖。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与78个国际(地区)及国内城市通航,2019年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成为全省第3个、中国内地第39个千万级机场,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区域门户枢纽、中日韩航空货运集散地。除了加快推进现有项目,烟台还筛选谋划了包括城区低碳清洁供暖、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万华烟蓬长输管线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七网”项目,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