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双碳”目标下如何抢抓风口机遇布局绿色新赛道?,
氢能家电,氢能电化学,世能氢电产品 新华财经合肥12月23日电(记者王菲)“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将会催生哪些新技术新业态?哪些新赛道将迎来发展先机?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循环经济分论坛上,受访专家表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新版图,与之相应的经济、科技、能源、投资等领域的竞争将会加强,同时绿色低碳转型将会催生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中,各国纷纷颁布相关政策法律,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和投资,把实现碳中和作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提高全球市场竞争优势的机遇和抓手。
“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变革,可以预见相应的经济、技术、能源、贸易、金融领域的竞争会加强,围绕产业发展的规划、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博弈也将强化,公平转型和加强合作的呼声及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说。
说,截至目前,已有136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了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受访专家指出,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能耗物耗比较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努力转型创新、减缓碳排放增长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将催生各类新技术、新业态,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
说,有关机构估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全球需要投资100多万亿美元,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投入130多万亿元人民币,这为科技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主要源于电力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变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受访业内专家指出,随着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零碳”转型,电力、新能源汽车、氢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业迎来发展新空间。
据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也意味着风电、光伏新能源电力将逐渐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之一。
“应用先进的创新技术,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大幅拓展煤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不但能大幅增加电网对风、光类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还能使煤电开辟新的盈利通道。”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忠说,若能将煤电的调峰下限拓展至30%甚至20%,我国就能腾出约2.2亿千瓦的调峰能力,多消纳11亿千瓦的风光类新能源。
包信和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能源革命高度融合、互相促进,绿色低碳技术不断迭代创新,为产业转型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电子工业对氢气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伴随着氢能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应用,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钢铁行业,用氢气直接还原法代替碳还原法,将成为降低炼钢行业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左延安说,氢储能与电化学储能在周期、规模、空间上可互为协同、互为补充,二者形成有机的混合储能可以更好地支撑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未来,低碳技术以及氢能将在发电、交通、冶炼等多元场景得到创新应用,智能电网将成为区域多能融合的解决方案。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融合创新,超高压输电设备、智能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高效廉价的安全储能产业前景可期。”包信和说。
“双碳”背景下,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布局绿色产业,加快动能转换,绿色转型成为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宋立岩说,安徽在碳中和领域拥有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资源,特别是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发电技术、以氢能制备、储存和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以特高压运输为代表的电网安全稳定技术、以纯电动车为代表的高效非化石燃料交通技术等领域具有优势,未来有条件构建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双碳”技术创新策源地。
在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看来,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科研创新是核心动力,要以企业为主体完善“政产学研”为一体的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落地,向“第五能源”要潜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双碳”目标下,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全球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包信和认为,当前应加快完善碳管理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完善碳价形成机制,探索开展企业碳资信评价,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国融证券分析称,按照2021年设计规模预测,全国碳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如考虑到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额,规模可达6000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碳排放权的交易量还较少,同时,由于碳排放权的不可储存性以及碳价的波动性,使得减排企业往往无法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安徽财经大学原校长丁忠明说,碳排放权市场化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碳金融资产定价。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现货价格形成机制,但目前缺乏对碳衍生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碳期权定价方面的研究。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将在我国“双碳”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须以总量控制为原则积极扩大碳排放义务主体范围,另一方面,要借鉴欧盟碳市场,在现货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期权期货等碳排放交易的衍生品种类。